March 19, 2010

  • 法利賽人的福音———-|    

    不經不覺,在香港堂工作近三個月,思考好像越來越零散和遲緩。

    讀神學的日子,常抱怨要修的學分多,沒有多少時間閱讀和思考就要趕功課。

    今天在這樣大的堂會工作,更覺時間燃燒得快。讀得最多是電郵和文件,能花點時間看新聞已不錯。此外,就是為寫講章或查經資料,「目標為本」地搜索的釋經書。除了師公Theissen較小巧的導論式著作外,電子書方面,最喜愛是Hermeneia系列,可以跟大師們天南地北;WBC出名大件夾抵食,穩打穩紮;早前不惜工本,添置了Anchor Bible系列八十多卷,這套大部頭著作的風格是嘗試極盡comprehensive,後來的NIGTC、Sacra Pagina、Baker Exegetical Commentary等也都紛紛模仿,越出越大本,雖然電子書不用翻頁,但若趕時間scroll起來也真有點不耐煩。

    這次講道選用讀經表福音書一段,是耳熟能詳的浪子比喻。記得早年有同工講道一次過把盧雲(Henri Nouwen)整本《浪子回頭》(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)從小兒子、大兒子到父親所有角色都講盡了,唯一未發揮是比喻的社群性。浪子比喻作為路加的獨家材料,被編排在失羊和失錢兩個比喻之後,並非偶然。以失羊的比喻為例,在馬太福音的平行經文(太18:10-14)被安排在有關信徒群體秩序的脈絡中,強調小人物的重要,在路加福音卻串連於失而復得的主題。按此,路加為耶穌比喻加上稅吏和罪人的框架(路15:1-3),實有其重要性。在敘事中,耶穌講這比喻正為法利賽人和文士的觀點進行易構(reframe),把時空擴展,把割裂片段和經驗關連,強調關係(relational approach),視稅吏和罪人為上帝失而復得的寶貝。進一步言,從社會修辭角度看,浪子比喻這敘事中的敘事,也許是要處理信仰群體對外界線的問題,讓我想起使徒行傳如何樂觀地描述上帝的道突破界限這主題。

    把詮釋焦點定在路15:1-3之後,反覆思考切入點。為方便與當下處境對照,我沒有太讀入比喻裡大兒子角色,反而著重法利賽人,這是借用了師公的著作《加里肋亞人的影子》(Der Schatten des Galilaers)有關成果。我發現,法利賽人所展現的思維,某程度吻合於今天香港教會和社會一些現象(譬如早前有關宗教霸權的討論)。

    嚴格來說,這講章只有一個主點,就是改換思維,成為開放與接納的信仰群體。最後把應用連繫於崇拜群體,順道推廣教會的佈道事工,算是單刀直入的處境化了吧?

    2010年3月13日 |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週六崇拜
    法利賽人的福音
    經文:路15:1-3; 11下-32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    後記:

    構思過程一度迷失,擔心所講在實踐上會脫離處境和社群,幸得力於神學院好友兩個節目,謹在此分享:

    1) 剛想以去年被警察槍擊的尼泊爾人Limbu做例子,就聽到好友在青台做的節目,從種族到信仰,叫人動容。

    2010-3-12 | 合一運動與種族共融(愛你有火—第五輯—第二集)
    主持:大曹、暉;嘉賓:王惠芬(融樂會總幹事)、王美鳳(九龍祐寧堂牧師)

    當有少數族裔或族群在本港社會出現之時,我們經常強調希望他們盡快融入本地社會。然而,在這「融入」的過程中,究竟是不同種族文化的共融,還是少數種族的文化給「大多數」種族的文化融(溶)掉了呢?我們的社會政策及福利等又是否提供一個種族共融的平台?合一運動的精神又支撐了教會參與少數族裔的工作多少?

    2) 子健與快必訪問四季火鍋的最後一夜,讓我對社區關係重拾信心:
    《呻吟透視》第三十集:直擊太子社區溫情故事

     

Post a Comment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