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th: September 2010

  • 誰可改變?------------|

    教會讀經表主題是「順服的悔改」,不知怎地就選了書信那一段經文,大概想順便練習社會歷史進路詮釋,講講腓利門書。參考了一些有關奴隸制與羅馬社會經濟的著作,又嘗試細看腓利門書背景,才發現短短廿多節經文,很多基本細節都未有學術共識。相比傳統說法,我選取了Fitzmyer在Anchor Bible commentary裡的分析,綜合一世紀法學家Proculus有關出走求助奴隸的討論,以及Pliny the Younger(A.D. 61–112)為一為被釋奴隸向主人Sabinianus寫的求情信(Ep. 9.21,24),推斷腓利門書中的奴隸阿尼西謀,不是偷走被捕後才在獄中遇見使徒保羅,而是專程前往尋求協助調解。

    花了好些力氣和篇幅做釋經,尤其一些背景推論,不知是講章結構和宣講時間上的限制,抑或對近期社會現況的體會,寫作時總有揮之不去的鬱悶。在講章近尾聲時,得知主任牧師正準備以早前馬尼拉人質事件為題,在講道中回應,讓我這畏首畏尾的同工也不甘後人,勉力在講章中加插相關反省。我是這樣相信,回應社會重大議題,是教會應作的本份。

    這時才體會神學訓練的可貴,能以整合事件與書信背後不大明顯的神學母題,加插得不算突兀。事實上,早一星期已被少年團契邀請,就有關事件作簡短回應,參考了好些文章和背景,又得力於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的網上材料(他們長期關注菲律賓本土人權狀況),這番工夫沒有白費,讓我在預備講章的尾聲,心裡有一個底。

    最後段以歷史的詮釋作為後設框架,回應教會讀經主題,表明在腓利門書的社會處境中,文獻所反映的「順服」和「悔改」都有其限制,但其信仰精神才是今天要繼承的部份。近日讀J.B.Metz的《歷史與社會中的信仰》(Glaube in Geschichte und Gesellschaft, 1992),更相信記念受苦者歷史的重要,在這想像力越趨收窄的日子裡,盼能想得更多。

    結尾模仿史泰龍經典電影《洛奇第三集》的名句,是神學院好同學Henry跟我開過的玩笑,謹此鳴謝,難忘那段自由奔放的美好時光!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講道:誰可改變?
    2010-09-05 |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中堂崇拜
    經文:門21-25

     

     

Recent Posts

Catego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