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ptember 29, 2011


  • 擺上檯系列講道
    ———-|

    這是被擺上檯的系列講道。暑假忙青少年工作,近乎沒命,七個星期還要應付五篇信息,講啟示錄,要做更多功課,同工們輪流講,我客串第二講,準備時間是平常的數倍。由於華人教會對啟示錄誤解甚深,要澄清已花一些工夫。在零碎的「空閒」啃掉些新約導論書、啟示錄論著和歷史文獻,對時代背景有更大興趣,尤其公元70年和135年前後兩次猶太革命的社會氣氛,讓我想到很多國家民族的東西。面對宏大而豐富題材和有限篇幅,我一直無法妥善取捨,寫了近千字開場白,其實是讀書報告,結果一半用不著。因為講章要主題鮮明,扣連經文和現今處境,我手上的士每拿教會得四節經文,沒有足夠資源發揮。至講道前一週才找到焦點:「貧窮」,在應用上主要改編自龔老師舊文/1/,集中講經濟神話,是我最無把握一環,要邊讀資料邊寫,參考了許寶強的論著,又借用BBC一套講金融發展史的紀錄片補課。我只在前人的成果上再補上一筆,描述士每拿教會的受苦經驗:「做基督徒不一定人見人愛,有時當教會堅持信念,記念弱勢,自己也會成為弱勢。但這不是自討苦吃,而是延續基督在世上的受苦。這不必要受苦,正好見證時勢荒謬,原來社會信奉的繁榮進步其實充滿殘暴…因著信念,在扭曲時代,士每拿教會選擇站受苦者一邊,結果成為受苦一分子。」

    總結時,嘗試回先知信息主題,強調一種參與歷史的終末信仰:「在啟示錄,作者繼承先知傳統,重點不是預言如何應驗,也不是宿命論:等上帝出手,等上天堂享福。不!先知要人辨識時勢,及時悔改,站上帝那邊。我們是歷史參與者,不是旁觀者。在敬拜中,我們想像力被開啟,有勇氣相信『世界不應這樣』…今天,我們不一定因信仰成為邊緣人,但我們會怎樣選擇?在經濟神話和良心真話間,在權貴和受苦者間,我們會站在哪邊?怎樣見證基督?」

    可惜那星期很多節數都花在會議和聚會中,時間不夠,論說和創意都是有限貨色。有弟兄姊妹反映,背景太豐富,消化不來,但應用部份尚算埋身,我對當中的缺點是十分同意的。我想,七教會的時代背景有很多共通地方,應用上亦離不開書卷幾個重要神學主題,分開來宣講,每個星期都要講一遍背景,才講經文和應用,難免細碎重覆。如果有改進空間的話,太概可以按主題做研經講道,也許較能一氣呵成地扣連異象、處境和神學主題,效果更佳。

    一段沒有用在講章的文字,其實更反映我對時勢的體會。與同期猶太天啟文獻如以斯拉四書、巴錄二書相比,啟示錄對歷史的走向有更多想像力,對我來說,似乎回應著當下社會的宿命和犬懦:

    若啟示錄作者是巴勒斯坦猶太基督徒,他對羅馬帝國的負面經歷就肯定更深刻。在公元一世紀下半葉,由於羅馬派駐的地方官持續施政不善,引起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猶太人持續不滿,釀成公元66-74年的猶太革命。猶太武裝份子以武力抵抗羅馬軍,從加利利到耶路撒冷,侵佔不同據點,謀求自治。文獻記這戰爭非常慘烈,但耶路撒冷的猶太基督徒沒參與這次叛亂,移居約旦河外。最終耶城被毀,其他據點亦相繼失守,其中在一個名叫馬撒的山寨大最慘烈,全城近千人寧死不屈,選擇自盡,只剩兩個婦人和五個小童。這場浩劫震撼整個民族。可以想像,猶太基督徒心情難免更矛盾,他們在革命中進退兩難,可能被同胞指為懦夫、通敵者,要承擔罪咎。仰問蒼天,國家民族和信仰,到底盼望何在?作者把東方信徒經歷的張力和抵抗視野帶到西方,指出在強權下的百姓都要面對戰爭、通脹、饑荒等危機,又提及罪惡之城巴比倫,要人作出終極抉擇:「我的民哪,從那城出來吧!免得和她在罪上有份,受她所受的災殃…」(18:4)面對黑暗時代,同期猶太天啟文獻傾向宿命論的解釋,但啟示錄卻發出先知聲音,強調人可以參與改變,以行動作抉擇(參七教會信息中對得勝者的賞賜,以及12:11)。

    /1/ 龔立人:〈啟示錄與當代社會〉載《勸人與神和好》(香港:香港基督徒學會,2002),105-125。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    講道:士每拿教會(啟示錄七教會系列)
    2011年8月6日 | 循道衛理香港堂週六崇拜
    經文:啟2:8-11


   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HcScxM7V7I

    參考書目
    保羅‧梅爾(Maier, Paul)編。《約瑟夫著作精選》(Josephus: The Essential Works)。王志勇譯。 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4。
    邢義田編譯。《古羅馬的榮光:羅馬史資料選譯》。2冊。台北:遠流,1998。
    黃根春編。《基督敎典外文獻:新約篇》。4冊。香港:文藝,2001。
    優西比烏(Eusebius of Caesarea, 260-339)。《教會史》。保羅‧梅爾(Maier, Paul)英譯。瞿旭彤譯。北京:三聯書店,2009。
    邢義田編譯。《古羅馬的榮光:羅馬史資料選譯》。2冊。台北:遠流,1998。
    黃根春編。《基督敎典外文獻:新約篇》。4冊。香港:文藝,2001。
    黃錫木主編;周健文,岑紹麟副主編。《新約背景文獻選輯》。香港:漢語聖經協會,2000。
    蘇維托尼烏斯(Tranquillus, Gaius Suetonius)。《羅馬十二帝王傳》(Vitae Duodecim Caesarum)。張竹明;王乃新;蔣平等譯。北京:商務印書館,1995。
    張曉校。《羅馬軍隊與帝位嬗遞:從奧古斯都到君士坦丁》。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06。
    黃錫木;孫寶玲;張略。《新約歷史與宗教文化導論》。香港:基道,2002。
    楊共樂。《羅馬史綱要》。北京:商務印書館,2007。
    羅德尼‧斯塔克 (Stark, Rodney)。《基督教的興起:一個社會學家對歷史的再思》(The Rise of Christianity: A Sociologist Reconsiders History)。黃劍波;高民貴譯。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5。
    孫寶玲。《啟示錄:萬主之主》。香港:明道社,2007。
    曾思瀚;吳瑩宜。《啟示錄的刻劃研究:英雄、女性與國度的故事》。香港:基道,2009。
    楊牧谷。《基督書簡:啟示錄的七教會書信》。台北:校園,1990。
    包衡(Bauckham, Richard)。《政治中的聖經》(The Bible in Politics)。廖惠堂譯。香港:基道,2001。
    漢斯—約阿希姆‧哈恩(Hans-Joachim Hahn)。《給尤斯圖斯的啟示錄》(Umkehr in Babylon)。李秋零譯。香港:基道,2001。
    鄧紹光編。《認知解讀啟示錄》。香港:基道,2002。
    Koester, Helmut. History and Literature of Early Christianity. 2nd ed. vol. 2: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. New York; Berlin: Walter de Gruyter, 2000.
    Schnelle, Udo. The History and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Writings. Translated by Eugene Boring. London: SCM, 1998.
    Theissen, Gerd. A Theory of Primitive Christian Religion. Translated by John Bowden. London: SCM, 1999.
    ______. Fortress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. Translated by John Bowden. Minneapolis: Fortress, 2003.
    Beale, G. K.. The Book of Revelation. NIGTC. Grand Rapids; Carlisle: W.B. Eerdmans; Paternoster, 1999.
    Boxall, Ian. The Revelation of Saint John. BNTC. London: Continuum, 2006.
    Charles, R.H.. The Revelation of St John. ICC. Edinburgh: T&T Clark, 1920.
    Ford, J. Massyngberde. Revelation. AYB. New Haven; London: Yale University Press, 2008.

Post a Comment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Recent Posts

Catego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