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y 17, 2010

  • 又談食———-|

    緊湊的幾個星期,除了日常瑣碎運作,連續預備講章和分享。趁時間稍作回顧。

    被編排於5月1日及2日講道,教會讀經表的主題是「作主門徒‧分享主愛」,經文有約翰福音13:31-35、使徒行傳11:1-18及啟示錄21:1-6。選用了有豐富敘事情節的使徒行傳一段,一方面相信講故事較容易入手,另方面對這段也情有獨鍾。「保羅新觀」曾指出保羅的信仰群體觀如何在猶太教光譜中展現突破,就是一種跨種族的融合。在這群體中,猶太人可以保留其重要習俗,但外邦人又不必勉強成為猶太人。路加敘事記述聖靈降臨外邦人哥尼流的宗教經驗,曾引發我對保羅對外邦人宣教經驗的想像。這些想像,加上Dr. Kung早年一篇有關靈恩運動歷史的文章,/1/ 引發我問:宗教經驗能否成為保羅這跨種族群體觀的基礎?沿這思路,我嘗試探討哥林多前書12:13的社會歷史背景和宗教經驗,最後變成二萬多字的畢業論文。

    預備講章時,想到近期社會二元對立的氣氛,常以立場表述取代討論,不能文明地聆聽異見和說理;想到人與人之間的分隔;也想到人類社會的過去與將來,是不信任/毀滅的力量,抑或團結/建設生命的力量更影響我們?想到從創世的起源敘事至今天的紛亂境況,聖靈在萬物中的角色。這「宇宙性」意象太大了,沒有信心能好好掌握,講得淺白。花了點時間讀卡維里(Veli-Matti Karkkainen)的神學課本《聖靈論:全球導覽》(Pneumatology: The Holy Spirit in Ecumenical, International, and Contextual Perspective)惡補。由於週六晚崇拜較多成年人及職青,主日早堂有成年人及不少長者,無論背景和信仰程度都有差異,我曾一度猶疑,不知如何下筆,甚至想完全放棄,只講一些較個人化的應用。然而,後來還是忠於原初的「感動」。當然,在週六我加了對職青團契的觀察,算是「本地化」的例子。

    慶幸是下筆時找到入手點:經文所記的異象就是談吃東西的問題,彼得與對手的談話,也是從食開始。食是男女老幼都能共鳴的經驗;以食為母題,可串連經文的不同元素,到講章下半部則可從食擴展我們的關注,談及有關食的禁戒背後如何反映種族和文化的衝突,並人與人的隔閡。

    寫作時重溫了Theissen弟子一篇關於徒10:1-35的講章範例,/2/ 提供不少歷史想像。然而,我所用經文是徒11:1-18,嚴格來說不是哥尼流歸信的完整敘事,只是彼得回應指控時的覆述。如果把焦點放在彼得與哥尼流的相遇,經文那指控和答辯的敘事框架會變成負累。寫了幾段,後來漸發展為法庭戲模式,暗示會眾做陪審團,聆聽彼得答辯,能較符應經文情節。不同釋經書的洞見,讓我發現徒11:1-18與徒10章所記同一事件在的細微分別。徒11:1-18沒有提及哥尼流的身份和名字,彼得也沒有仔細反駁旁人對哥尼流的誤解,對我來說,這是很好的詮釋空間。

    寫作埋尾時有點苦惱,因為想結合更多關注。5月1日,雖然教會沒有舉辦「勞工主日」,但仍想一談基督教工業委員會的見證,信徒與非信徒如何一起爭取權益;另外,由於是聖餐主日,也想把主題連結到聖餐所應許的遠象。想到年前Dr. Kung在神學院分享開放聖餐神學「加多一雙筷」的比喻,簡單易懂,充滿人情味,救了我一命。太好了,未能取捨之下,兩堂崇拜講道決定一稿兩題:「聖靈飯局」(週六)/「加多一雙筷」(早堂),都是食。講早堂面對不少資深教友,我較擔心失準,但出乎意料是節奏更佳,因為一些轉折部份能吸取週六的經驗。

    /1/ 龔立人:〈靈恩運動與社會融和〉載《勸人與神和好》(香港:香港基督徒學會,2002),141-161。
    /2/ Petra von Gemunden, “Simon the Tanner and Simon Peter: A sermon on Acts 10.1-35,” in Gerd Theissen, The Sign Language of Faith: Opportunities for Preaching Today (London:SCM, 1994), 130-135.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-
    講道:聖靈飯局
    2010-05-01 |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週六崇拜
    經文:徒11:1-18

Post a Comment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Recent Posts

Categories